肖紅在“紅巖故事廳”講述二外公譚沈明烈士的故事。(受訪者供圖)
“上周四,我剛在黔江區(qū)稅務(wù)局講了一場紅巖故事,下周三又要去沙坪壩小學講?!?月9日,退休市民肖紅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,在二外公譚沈明烈士事跡的感召下,她堅持宣講紅巖故事十余年,紅巖精神已經(jīng)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。
“我的二外公譚沈明烈士殉難于‘11·27大屠殺’中。在9年多的鐵窗生涯中,他始終堅持革命必勝的信念,堅持學習英語和俄語,期盼著假如革命勝利的那一天自己還活著,用學到的科學文化知識建設(shè)新中國。”肖紅介紹,二外公犧牲后,遺留下整整兩大本英文和俄文筆記。
肖紅說,譚沈明烈士沒有結(jié)過婚,也沒有子女。他唯一的兄長,就是肖紅的外公譚中乎,“二外公把外公的子女視為己出。作為一名1986年入黨的黨員,作為烈士的后代,我要把他的精神傳承下去?!?/span>
2010年,肖紅看到媒體刊登的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,經(jīng)過報名、培訓等程序成為志愿講解員。當時,她不僅要兼顧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工作,還要早起晚睡,背誦數(shù)萬字的講解詞。為了講得更專業(yè)、講出感情,她多次跟隨專業(yè)講解員,在渣滓洞景區(qū)現(xiàn)場學習,苦練講解本領(lǐng)。
“通過講解,我常常被烈士的事跡所感動,觀眾聽了我的講解,經(jīng)常熱淚盈眶?!毙ぜt說,經(jīng)過多年講解,她感受到每位烈士都是有血有肉的,他們對父母、對愛人、對子女都有深沉的愛,這種細膩而豐富的情感最能引起觀眾共鳴,也是她講解的重點。
近年來,肖紅還登上了學校、博物館、講解大賽的講臺,面向更多群體講述紅巖故事。在講解時,她通過配樂詩朗誦等形式,讓講解更加深入人心,“朗誦白深富烈士遺詩《花》時,觀眾總能被烈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深深觸動。”
此外,在“尋找紅巖發(fā)聲人——‘紅巖故事廳’”首期活動中,她首次講述《我的二外公譚沈明》的故事;在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主辦的“第二屆紅色故事講解技能大賽”決賽中,她憑借講述《我的二外公譚沈明》脫穎而出,獲得業(yè)余組一等獎?!凹t巖博物館給我提供了很多二外公的史料,讓我的講解更加豐富,也有史實依據(jù)?!毙ぜt說。
讓肖紅欣慰的是,她的孫子也在傳承弘揚紅巖精神,“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,我和家人正在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,以此告慰那些為建立新中國而獻出寶貴生命的英烈們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