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陳朝權張良安
?
(1919-1976)
喻素璋,1919年出生于四川省榮昌縣新豐鄉(xiāng)(今重慶市榮昌區(qū)昌元街道),學生時期受新思潮影響,逐步接受新文化。她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因種種原因曾失去組織關系,但她仍然為黨積極工作,為發(fā)展壯大革命隊伍、推動抗日救亡運動作出了重要貢獻。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,由于林彪、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迫害,被強行冠以“叛徒”罪名,下放農村勞動。1976年10月,含冤離世。1979年,還她歷史清白。
喻素璋早年喪父,靠母親織麻紡線等手工勞動維持家庭生活。1928年下半年,喻素璋畢業(yè)于榮昌縣立女中,隨即考入重慶二女師學習。
在女師學習期間,喻素璋受“新思潮”影響,逐步接受新文化,特別是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發(fā)生后,重慶30余所中等以上學校相繼發(fā)表宣言,成立“重慶學生救國聯合會”,聲援北平學生運動。在這些活動中,喻素璋年幼的心靈受到熏陶,她主動向在川大讀書的姐夫彭文龍(進步青年)索來一些進步書刊學習,不斷豐富自己的新知識,為接受進步思想奠定了基礎。喻素璋在女師畢業(yè)后找不到工作,更加激起了她對舊社會的強烈不滿。
1937年,喻素璋由老師介紹與同學孫禮嫻一道,來到云陽縣東城小學教書。那時正是抗日高潮,喻素璋積極參加各種活動,尋求抗日救國的真理,與孫禮嫻、楊純德、張遵素等教師一起,滿腔熱情宣傳抗日救國。她們組成宣傳隊,不畏風險、不辭辛勞下鄉(xiāng)宣傳,一個暑假跑遍了云陽縣48個鄉(xiāng)。在抗日救亡宣傳中,她看到了社會進步的力量,產生了找陜北八路軍的想法。于是她與孫禮嫻商量,準備去陜北,參加紅軍。要找到八路軍,必須先找到黨組織,她們商妥后,決心放棄在云陽教書的職業(yè),長途跋涉返回重慶。
1938年,喻素璋和孫禮嫻終于找到了黨組織,經原女師同學傅杰介紹,加入了中國共產黨,從此開始了戰(zhàn)斗的新生活。
但黨組織沒有批準她們去陜北,而是指示其就地發(fā)展組織,發(fā)動群眾,壯大革命力量。8月下旬,黨組織將喻素璋與孫禮嫻等人的黨組織關系轉由自貢領導,同時由漆魯魚指派喻素璋與孫禮嫻到榮昌開展黨的活動。喻素璋通過社會關系,先后在清江、雙河小學任校長,利用這一職業(yè)作掩護,和進步青年廖林生(即廖福增)、共產黨員李散之、方曙霞等人積極推動榮昌的抗日救亡運動,并將在抗日救亡運動中涌現出來的積極分子廖林生、向天培、張衢、石渠、桂永厚等人發(fā)展入黨。
由于黨員人數增多,1939年春,經上級批準成立中共榮昌縣特支委員會,由廖林生任特支書記,喻素璋(組織)、鄭茂賢(宣傳)、方曙霞、李散之任特支委員,郭福玉為秘書。中共榮昌特支成立不久,喻素璋的上級領導關系即由自貢中心縣委改歸川東特委直接領導。同年底,廖林生、郭福玉去川東特委學習,廖林生書記一職交與喻素璋繼任。
在榮昌重建黨組織、發(fā)展壯大革命隊伍工作中,喻素璋發(fā)揮了積極作用。至1939年夏,在短短幾個月內榮昌的黨員發(fā)展到50多人,榮昌特支改組為榮昌縣委??h委仍由廖林生任書記,喻素璋、鄭茂賢、方曙霞、李散之為委員,為黨組織在榮昌開展抗日活動迅速打開了局面。繼而又在城里發(fā)展了彭高菊、廖眉壽、曾玉瓊等一批女黨員,建立起一個婦女支部,由喻素璋直接領導。
喻素璋在此期間,不管天晴落雨,刮風下雪,總是赤著腳與同志們奔走清江、清升、治安、瀘縣等各鄉(xiāng)場鎮(zhèn)表演街頭劇,義賣募捐。為了團結更多的師生,她還幫助各學校成立“學生自治會”“讀書會”,秘密組織學習《新華日報》《大眾哲學》《論新階段》《群眾》《解放周刊》等進步報刊,同時組織了歌詠隊、宣傳隊,定期出墻報、寫標語等,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。特別是演出街頭劇《放下你的鞭子》,激起了廣大群眾的抗日愛國熱情,將榮昌抗日救亡運動推向了新高潮。
1941年1月,喻素璋因為身份暴露被迫撤離榮昌到達縣,后又到南川簡師圖書館工作,并開展黨的活動。兩地處境極其困難,喻素璋在暫時失掉組織關系的情況下,仍積極工作。1942年7月,重慶地下黨組織派人同喻素璋重新取得了聯系,恢復了她的組織關系。
9月,喻素璋經組織同意考取重慶朝陽學院法律系。在朝大學習期間,她廣泛團結同學,接近進步青年,在同學中有較高的威信,同學們親切地稱她為“喻大姐”。那時候,重慶雖是國統(tǒng)區(qū),但是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青年學生在中國共產黨南方局的領導下,廣泛掀起了爭民主、爭自由,反對國民黨獨裁統(tǒng)治的民主運動。1944年秋,朝大學生在黨組織的領導下,開展了一次規(guī)模較大的學生運動,目標是要推翻以反動院長孫曉樓(國民黨CC派分子)為首的法西斯統(tǒng)治。喻素璋勇敢地站在斗爭前列,在女生院積極鼓動學生參加,將反動院長斗得理屈詞窮。此時,因組織聯系人邱某某病故,喻素璋又一次失掉了組織關系。1945年秋,喻素璋在朝大畢業(yè),留校任助教。
1946年上半年,喻素璋與原朝大同學周應德、朱連祥等在江北中學任教。當時學校師生發(fā)動了一次反對校長鄒初人貪污學費的抗議活動,鄒初人曾與喻素璋在云陽一起搞過抗日救亡工作,是朋友關系。但喻素璋主張公道,堅決站在學生一邊,與周應德、朱連祥等人積極支持并參與學生抗議活動,痛斥鄒初人的卑鄙行為,被學校當即解聘。
1947年5月,喻素璋在無組織關系、無職業(yè)的情況下參加了國民黨司法官考試被錄取,并于11月在南京中央政治大學受訓4個月,于1948年1月返回重慶地方法院實習,和地下黨員周應德同事。3月,黨組織派沈作民與喻素璋接頭,了解喻素璋在1944年失掉組織關系后的一段情況。她將個人婚姻問題、集體加入國民黨受訓的情況向組織上作了詳細匯報。事后,上級組織準備由喻素璋爭取其丈夫(國民黨軍官曾令章)提供一些國民黨情報,但后來重慶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,聯系人沈作民因工作需要急促調渝,且未交妥喻素璋的下一個聯系人,故喻素璋又一次失掉了組織關系。
1948年10月,喻素璋由四川成都高等法院調江北悅來場地方法院任推事(即審判員)。
1949年10月,喻素璋自重慶返回榮昌生小孩,12月,榮昌解放,喻素璋協助方曙霞參加了榮昌縣人民政府對舊司法部門的接管工作。1950年4月去重慶接上組織關系,經組織分配到西南婦聯福利部社會服務科工作。9月,經黨組織復查,恢復了她的組織關系,任社會服務科副科長。
1951年3月,在“鎮(zhèn)反運動”中,其夫曾令章因反革命罪被鎮(zhèn)壓。5月,喻素璋受到開除黨籍、撤銷職務、交公安部門審查一年零三個月的處分。1956年6月經市勞動部門分配去德陽航校任教,后因航校解散,從1957年4月起就在青川縣板橋、黃坪等校任教。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,由于林彪、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迫害,在極左路線的影響下,喻素璋被強行冠以“叛徒”的莫須有罪名,并被開除出教師隊伍,下放農村勞動。1976年10月,含冤去世。
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青川縣文教局于1979年上半年對喻素璋的問題進行了全面復查,結論為:喻素璋入黨前思想進步,接受新文化教育,入黨后不怕風險,積極組織抗日救亡,在任榮昌縣委組織委員期間,親自發(fā)展和擴大地下黨組織,曾為革命做了不少工作,盡管從1944年起與組織失去聯系達6年之久,未能設法積極找黨,并存在與國民黨軍官曾令章結婚等錯誤,但是喻素璋脫黨期間仍從事一些進步活動,并一直保守了黨的機密。解放后,對黨忠誠老實,積極為國家工作。因此,青川縣人民政府撤銷了對喻素璋1969年的錯誤處理,還她歷史清白。
(作者單位:榮昌區(qū)委黨史地方志辦公室)